Get clients in any niche!
Delegate the launch of advertising to us — for free
Learn more
13.6
Advertising on the Telegram channel «gledos 的微型博客»
5.0
4
Education
Language:
Chinese
822
1
Share
Add to favorite
Buy advertising in this channel
Placement Format:
keyboard_arrow_down
- 1/24
- 2/48
- 3/72
- Native
- 7 days
- Forwards
1 hour in the top / 24 hours in the feed
Quantity
%keyboard_arrow_down
- 1
- 2
- 3
- 4
- 5
- 8
- 10
- 15
Advertising publication cost
local_activity
$22.80$22.80local_mall
0.0%
Recent Channel Posts
手机自带配件的历史
现在手机几乎是人手多台的商品,不过购买的手机并非只有手机本体,还自带了一些配件。那么在不同的时期,手机配件是否有变化,有什么变化?
第一台商业化的便携式电话,是 1983 年的 Motorola DynaTAC。该设备重达 1.1 kg,充电 10 小时,通话 30 分钟。盒装 里,似乎只有说明书、电源适配器、座充,以及保护手机的皮套。
之后进入 2G 时代(GSM),首批知名的设备是 1992 年的 Nokia 1011。此时的手机仅有 495 g,通话时间增加到了 90 分钟,待机模式下能工作 12 小时,勉强摆脱了电量焦虑。盒装 里,有说明书、电源适配器和挂绳。
2006年4月,Nokia N91 发售。这应该是 Nokia 首款支持 3.5 mm 耳机孔的手机,因此 盒装 里附带了个耳机。不过这并非首个附带耳机的 Nokia 产品,之前的 Nokia N90 盒装 也附带了耳机,只是该耳机使用了 Pop-Por 接口,无法兼容其它产品。
2007 年,iPhone(无印)发售。精心设计的 盒装 里,有耳机(不过 TRRS 针脚定义与 Nokia 不同)、电源适配器与座充。不过下一代的 iPhone 3G,手机后盖变得不可拆卸,转而使用隐藏式 SIM 卡托盘后,盒装 里就加入了卡针。
再之后的历史,应该就很熟悉了。小米从 6 代开始附带保护壳,可能是因为用上了玻璃、陶瓷的曲面后盖,许多手机也附带保护壳。iPhone 11 不再附带耳机、电源适配器。
#历史 #考据
现在手机几乎是人手多台的商品,不过购买的手机并非只有手机本体,还自带了一些配件。那么在不同的时期,手机配件是否有变化,有什么变化?
第一台商业化的便携式电话,是 1983 年的 Motorola DynaTAC。该设备重达 1.1 kg,充电 10 小时,通话 30 分钟。盒装 里,似乎只有说明书、电源适配器、座充,以及保护手机的皮套。
之后进入 2G 时代(GSM),首批知名的设备是 1992 年的 Nokia 1011。此时的手机仅有 495 g,通话时间增加到了 90 分钟,待机模式下能工作 12 小时,勉强摆脱了电量焦虑。盒装 里,有说明书、电源适配器和挂绳。
2006年4月,Nokia N91 发售。这应该是 Nokia 首款支持 3.5 mm 耳机孔的手机,因此 盒装 里附带了个耳机。不过这并非首个附带耳机的 Nokia 产品,之前的 Nokia N90 盒装 也附带了耳机,只是该耳机使用了 Pop-Por 接口,无法兼容其它产品。
2007 年,iPhone(无印)发售。精心设计的 盒装 里,有耳机(不过 TRRS 针脚定义与 Nokia 不同)、电源适配器与座充。不过下一代的 iPhone 3G,手机后盖变得不可拆卸,转而使用隐藏式 SIM 卡托盘后,盒装 里就加入了卡针。
再之后的历史,应该就很熟悉了。小米从 6 代开始附带保护壳,可能是因为用上了玻璃、陶瓷的曲面后盖,许多手机也附带保护壳。iPhone 11 不再附带耳机、电源适配器。
#历史 #考据
607
23:29
05.02.2025
为什么性教育?
2020年5月3日,哔哩哔哩发布了《后浪》宣传片,其中有句对年轻人说的「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这种概念大概与满足成人年龄后,拥有完整的法律权利或义务有关。
达到成人年龄后,其监护人的监护权会消失。原本需要与监护人商讨的重大决定,可以独自决定,同时拥有婚姻权。(新加坡人可能有点难过,因为成人年龄是 21 岁……)
但这种满足成人年龄,然后解锁各项权利的粗狂设计,相当不完美。为什么需要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比如 分娩教育课,能帮助正在怀孕的母亲学习相关知识,但通常只有孕妇或备孕者才参加。
让性教育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其实主要与艾滋病、意外怀孕有关。英国在一些学校发放避孕用品,欧洲性教育标准 里,表示要减少艾滋病、意外怀孕。如果没有较大的艾滋病、意外怀孕风险,宗教等一些保守力量,应该会让性教育延后吧。
因为风险,而让异性恋的性教育进入了基础教育,那么同性恋是否也能获得同样的「豁免」呢?毕竟缺乏相关的性教育,也许会让同性恋群体身患性病的比例增加。悲观的看,这种风险只会让同性恋群体被污名化、边缘化,让性少数群体的处境更难……
#思考 #性别议题
2020年5月3日,哔哩哔哩发布了《后浪》宣传片,其中有句对年轻人说的「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这种概念大概与满足成人年龄后,拥有完整的法律权利或义务有关。
达到成人年龄后,其监护人的监护权会消失。原本需要与监护人商讨的重大决定,可以独自决定,同时拥有婚姻权。(新加坡人可能有点难过,因为成人年龄是 21 岁……)
但这种满足成人年龄,然后解锁各项权利的粗狂设计,相当不完美。为什么需要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比如 分娩教育课,能帮助正在怀孕的母亲学习相关知识,但通常只有孕妇或备孕者才参加。
让性教育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其实主要与艾滋病、意外怀孕有关。英国在一些学校发放避孕用品,欧洲性教育标准 里,表示要减少艾滋病、意外怀孕。如果没有较大的艾滋病、意外怀孕风险,宗教等一些保守力量,应该会让性教育延后吧。
因为风险,而让异性恋的性教育进入了基础教育,那么同性恋是否也能获得同样的「豁免」呢?毕竟缺乏相关的性教育,也许会让同性恋群体身患性病的比例增加。悲观的看,这种风险只会让同性恋群体被污名化、边缘化,让性少数群体的处境更难……
#思考 #性别议题
837
23:29
04.02.2025
记者俱乐部
日本新闻业,有种奇怪的规则,那就是政府各机构会开设 记者俱乐部。加入俱乐部后,能够在公开的记者发布会之外,还能获得更多私下的机会。但往往只有具备资历的大媒体记者,才有资格的加入。
既然加入资格苛刻,那么记者俱乐部的记者就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要求,不能破坏规则。但如果日本政府机构以资格威胁,记者是否就不能自由发布报导,导致作为第四权的媒体,作用被限制?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后的记者发布会上,独立记者 上杉隆 提出了个问题,但被以「这不是您的采访!」拒绝了。因为这天的记者发布会属于属于新闻俱乐部,其它记者只有旁听的资格。(有的新闻俱乐部的记者发布会,甚至禁止非会员旁听)
朝日新闻有篇关于记者俱乐部的报导《〈纽约时报〉批评「日本,像独裁政权」》,其中摘录了《纽约时报》的一句话「记者害怕被封闭在俱乐部之外,或者失去访问信息的特权,所以倾向于避免与当局冲突。」
不过在无国界记者组织所编写的 新闻自由指数 里,日本的排名不算糟糕,排在第 70 位(最后是第 180 位的厄立特里亚)。原因自然是记者俱乐部,不过记者俱乐部只能影响与政府机构有关的新闻,独立记者仍然可以做许多事,所以排名算是中等。
#杂谈
日本新闻业,有种奇怪的规则,那就是政府各机构会开设 记者俱乐部。加入俱乐部后,能够在公开的记者发布会之外,还能获得更多私下的机会。但往往只有具备资历的大媒体记者,才有资格的加入。
既然加入资格苛刻,那么记者俱乐部的记者就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要求,不能破坏规则。但如果日本政府机构以资格威胁,记者是否就不能自由发布报导,导致作为第四权的媒体,作用被限制?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后的记者发布会上,独立记者 上杉隆 提出了个问题,但被以「这不是您的采访!」拒绝了。因为这天的记者发布会属于属于新闻俱乐部,其它记者只有旁听的资格。(有的新闻俱乐部的记者发布会,甚至禁止非会员旁听)
朝日新闻有篇关于记者俱乐部的报导《〈纽约时报〉批评「日本,像独裁政权」》,其中摘录了《纽约时报》的一句话「记者害怕被封闭在俱乐部之外,或者失去访问信息的特权,所以倾向于避免与当局冲突。」
不过在无国界记者组织所编写的 新闻自由指数 里,日本的排名不算糟糕,排在第 70 位(最后是第 180 位的厄立特里亚)。原因自然是记者俱乐部,不过记者俱乐部只能影响与政府机构有关的新闻,独立记者仍然可以做许多事,所以排名算是中等。
#杂谈
906
23:31
03.02.2025
3303-6761-0110
注意,下面内容涉及少量「BanG Dream! Ave Mujica」ep.1 剧情。
动画「BanG Dream! Ave Mujica」ep.1 中,出现了电话号码「3303-6761-0110」。哔哩哔哩 UP 主老蒋,在 Reaction 视频 里认为这可能并非警局的电话。因为之前警局的电话有「赤羽警察署」备注,但这次是电话号码,存在叙述性诡计的可能性。
逻辑是导演通过剪辑,让观众误以为丰川祥子是因为父亲酗酒进了警局,才离开的 CRYCHIC。不过更合理的推测,应该是祥子在后期将警署的电话保存到了联系人里,表示已经多次到警署里捞父亲吧。
「3303-6761-0110」这段号码其实也很有趣,现实中的 赤羽警察署官网,其电话是 03-3903-0110。看来虚构的电话号码添加了 33 前缀,并调整了中间的号段,让这个号码不可能在固定电话为 10 位的日本拨通。
号码末尾的 0110,是日本电信公司的潜规则。0110、0119 分别由警察署与消防署,这两个保护城市的公共力量独占。虽然没有明文规定这个独占规则,但只要号码末尾是 0110,那么普通人就会相对信任。
不过这也给了欺诈师可乘之机,因为尾号独占规则仅在日本存在,而境外电话号码就不存在该规则了。最近数月,不少人被 +803 国际区号的 0110 的号码欺诈。(但 +803 未被分配,不知道欺诈师是如何使用的)
附言:之前在〈示例的联系方式〉里提过,美国存在专用的虚构电话,那就是 (XXX) 555-01XX 这个号段。该号段被电信公司保留,不会自动分配到社会上。
但日本没有相关规范,研究者 memotan 曾经在『電気通信番号指定状況』里,发现了 有批号段 被标记上了「使用不可」。具体有 03-3000-XXXX 等,但在现在,这些「使用不可」的号段都被移除了,尚不明确之后是否会启用。所以确实没有什么好方法来表示日本的示例电话。
#考据
注意,下面内容涉及少量「BanG Dream! Ave Mujica」ep.1 剧情。
动画「BanG Dream! Ave Mujica」ep.1 中,出现了电话号码「3303-6761-0110」。哔哩哔哩 UP 主老蒋,在 Reaction 视频 里认为这可能并非警局的电话。因为之前警局的电话有「赤羽警察署」备注,但这次是电话号码,存在叙述性诡计的可能性。
逻辑是导演通过剪辑,让观众误以为丰川祥子是因为父亲酗酒进了警局,才离开的 CRYCHIC。不过更合理的推测,应该是祥子在后期将警署的电话保存到了联系人里,表示已经多次到警署里捞父亲吧。
「3303-6761-0110」这段号码其实也很有趣,现实中的 赤羽警察署官网,其电话是 03-3903-0110。看来虚构的电话号码添加了 33 前缀,并调整了中间的号段,让这个号码不可能在固定电话为 10 位的日本拨通。
号码末尾的 0110,是日本电信公司的潜规则。0110、0119 分别由警察署与消防署,这两个保护城市的公共力量独占。虽然没有明文规定这个独占规则,但只要号码末尾是 0110,那么普通人就会相对信任。
不过这也给了欺诈师可乘之机,因为尾号独占规则仅在日本存在,而境外电话号码就不存在该规则了。最近数月,不少人被 +803 国际区号的 0110 的号码欺诈。(但 +803 未被分配,不知道欺诈师是如何使用的)
附言:之前在〈示例的联系方式〉里提过,美国存在专用的虚构电话,那就是 (XXX) 555-01XX 这个号段。该号段被电信公司保留,不会自动分配到社会上。
但日本没有相关规范,研究者 memotan 曾经在『電気通信番号指定状況』里,发现了 有批号段 被标记上了「使用不可」。具体有 03-3000-XXXX 等,但在现在,这些「使用不可」的号段都被移除了,尚不明确之后是否会启用。所以确实没有什么好方法来表示日本的示例电话。
#考据
1000
23:33
02.02.2025
imageImage preview is unavailable
伪开源
开源无处不在,但伪开源也是如此。首先是 Google 的 Chrome 与 Android,其实开源的版本是 Chromium 以及 AOSP。后者移除了专有组件,但也缺少许多功能,类似于毛坯房。所以开发者如果要二次开发到合适的水平,那么要投入的成本并不低。
但毕竟 Chromium/AOSP + 专有软件 = Chrome/Android,所以称呼 Chrome 与 Android 是开源软件,也不是全错。只是对于大型语言模型(LLM)来说,伪开源的情况就很常见了。
2020 年 OpenAI 发布首个 LLM GPT-3 后,学界花了一些时间来做开源的 LLM。随后开源了 GPT-NEOX-20B,该 LLM 模型及其代码使用了 Apache 2.0 许可证,并且给出了全部 825 GiB 数据集。
所以 GPT-NEOX-20B 能够被第三方重新训练出来,可以复现,那么完美符合 开源倡议(OSI)对开源的定义。然而之后 Meta AI 就不是这样了,Meta 的 Llama 自称是开源模型,但并未分享数据集、相关代码,还对使用有限制。
对 LLM 开放性研究的学者,对 Llama 给出了仅次于 ChatGPT 的封闭评价(封面图)。OSI 也对 Meta 自称开源的非常不满,所以数月前,OSI 决定编写 AI 开源定义,尝试在 Meta 完全污染 AI 开源之前,定义 AI 开源。
2024年10月,AI 开源终于有了 The Open Source AI Definition(开源 AI 定义)。该定义要求开源的 AI 模型、AI 权重,必须包括用于得出这些参数的数据信息和代码。希望之后的 LLM,都能遵守这个规范吧,不要像 Meta 一样为了营销,而随意污染词语。
#原理
开源无处不在,但伪开源也是如此。首先是 Google 的 Chrome 与 Android,其实开源的版本是 Chromium 以及 AOSP。后者移除了专有组件,但也缺少许多功能,类似于毛坯房。所以开发者如果要二次开发到合适的水平,那么要投入的成本并不低。
但毕竟 Chromium/AOSP + 专有软件 = Chrome/Android,所以称呼 Chrome 与 Android 是开源软件,也不是全错。只是对于大型语言模型(LLM)来说,伪开源的情况就很常见了。
2020 年 OpenAI 发布首个 LLM GPT-3 后,学界花了一些时间来做开源的 LLM。随后开源了 GPT-NEOX-20B,该 LLM 模型及其代码使用了 Apache 2.0 许可证,并且给出了全部 825 GiB 数据集。
所以 GPT-NEOX-20B 能够被第三方重新训练出来,可以复现,那么完美符合 开源倡议(OSI)对开源的定义。然而之后 Meta AI 就不是这样了,Meta 的 Llama 自称是开源模型,但并未分享数据集、相关代码,还对使用有限制。
对 LLM 开放性研究的学者,对 Llama 给出了仅次于 ChatGPT 的封闭评价(封面图)。OSI 也对 Meta 自称开源的非常不满,所以数月前,OSI 决定编写 AI 开源定义,尝试在 Meta 完全污染 AI 开源之前,定义 AI 开源。
2024年10月,AI 开源终于有了 The Open Source AI Definition(开源 AI 定义)。该定义要求开源的 AI 模型、AI 权重,必须包括用于得出这些参数的数据信息和代码。希望之后的 LLM,都能遵守这个规范吧,不要像 Meta 一样为了营销,而随意污染词语。
#原理
1100
23:33
01.02.2025
imageImage preview is unavailable
伪开源
开源无处不在,但伪开源也是如此。首先是 Google 的 Chrome 与 Android,其实开源的版本是 Chromium 以及 AOSP。后者移除了专有组件,但也缺少许多功能,类似于毛坯房。所以开发者如果要二次开发到合适的水平,那么要投入的成本并不低。
但毕竟 Chromium/AOSP + 专有软件 = Chrome/Android,所以称呼 Chrome 与 Android 是开源软件,也不是全错。只是对于大型语言模型(LLM)来说,伪开源的情况就很常见了。
2020 年 OpenAI 发布首个 LLM GPT-3 后,学界花了一些时间来做开源的 LLM。随后开源了 GPT-NEOX-20B,该 LLM 模型及其代码使用了 Apache 2.0 许可证,并且给出了全部 825 GiB 数据集。
所以 GPT-NEOX-20B 能够被第三方重新训练出来,可以复现,那么完美符合 开源倡议(OSI)对开源的定义。然而之后 Meta AI 就不是这样了,Meta 的 Llama 自称是开源模型,但并未分享数据集、相关代码,还对使用有限制。
LLM 开放性研究的学者,对 Llama 给出了仅次于 ChatGPT 的封闭评价(封面图)。OSI 也对 Meta 自称开源的非常不满,所以数月前,OSI 决定编写 AI 开源定义,尝试在 Meta 完全污染 AI 开源之前,定义 AI 开源。
2024年10月,AI 开源终于有了 The Open Source AI Definition(开源 AI 定义)。该定义要求开源的 AI 模型、AI 权重,必须包括用于得出这些参数的数据信息和代码。希望之后的 LLM,都能遵守这个规范吧,不要像 Meta 一样为了营销,而随意污染词语。
#原理
开源无处不在,但伪开源也是如此。首先是 Google 的 Chrome 与 Android,其实开源的版本是 Chromium 以及 AOSP。后者移除了专有组件,但也缺少许多功能,类似于毛坯房。所以开发者如果要二次开发到合适的水平,那么要投入的成本并不低。
但毕竟 Chromium/AOSP + 专有软件 = Chrome/Android,所以称呼 Chrome 与 Android 是开源软件,也不是全错。只是对于大型语言模型(LLM)来说,伪开源的情况就很常见了。
2020 年 OpenAI 发布首个 LLM GPT-3 后,学界花了一些时间来做开源的 LLM。随后开源了 GPT-NEOX-20B,该 LLM 模型及其代码使用了 Apache 2.0 许可证,并且给出了全部 825 GiB 数据集。
所以 GPT-NEOX-20B 能够被第三方重新训练出来,可以复现,那么完美符合 开源倡议(OSI)对开源的定义。然而之后 Meta AI 就不是这样了,Meta 的 Llama 自称是开源模型,但并未分享数据集、相关代码,还对使用有限制。
LLM 开放性研究的学者,对 Llama 给出了仅次于 ChatGPT 的封闭评价(封面图)。OSI 也对 Meta 自称开源的非常不满,所以数月前,OSI 决定编写 AI 开源定义,尝试在 Meta 完全污染 AI 开源之前,定义 AI 开源。
2024年10月,AI 开源终于有了 The Open Source AI Definition(开源 AI 定义)。该定义要求开源的 AI 模型、AI 权重,必须包括用于得出这些参数的数据信息和代码。希望之后的 LLM,都能遵守这个规范吧,不要像 Meta 一样为了营销,而随意污染词语。
#原理
1100
23:33
01.02.2025
收益与捐赠情况披露(2025年1月)
2025年1月,本频道通过捐赠获得了一些收益,情况如下:爱发电 45 元/月(爱发电将收取 6 % 手续费)。
谢谢大家的对频道的捐赠,这些支持能帮助 gledos 继续运营频道。
如果想要支持该频道,可以到 gledos 的爱发电页面进行捐赠 <https://afdian.com/a/gledos>,捐赠者能够加入 Insiders 频道,提前一段时间看到 07:30 发布的微型博客,以及被抛弃的选题。(USDT 匿名捐赠或是其他情况,可私聊频道管理员 @gledos_green)
#透明度
2025年1月,本频道通过捐赠获得了一些收益,情况如下:爱发电 45 元/月(爱发电将收取 6 % 手续费)。
谢谢大家的对频道的捐赠,这些支持能帮助 gledos 继续运营频道。
如果想要支持该频道,可以到 gledos 的爱发电页面进行捐赠 <https://afdian.com/a/gledos>,捐赠者能够加入 Insiders 频道,提前一段时间看到 07:30 发布的微型博客,以及被抛弃的选题。(USDT 匿名捐赠或是其他情况,可私聊频道管理员 @gledos_green)
#透明度
1000
23:32
31.01.2025
Smooth Motion
NVIDIA 提高帧数的功能 DLSS,属于单独训练模型,所以支持的游戏有限,如今仅 不到 400 个。对于主要玩知名大作的玩家而言,性价比不错。但也有许多玩家和游戏,无法使用到 DLSS 功能。这让 NVIDIA 的 DLSS 功能,无法彻底杀死对手。
不过就在昨天,NVIDIA 突然为 RTX 50 系列发布了 Smooth Motion 功能。该功能被暗示为 DLSS 的替补,原文是「对于未支持 DLSS 帧生成功能的游戏,NVIDIA Smooth Motion 为增强 GeForce RTX 50 系列 GPU 的体验提供了新选项。」
「该技术的原理是在两帧之间插入由 AI 推理而生成的帧」「通常可将帧率提高一倍」,跟 AMD 的 AFMF 功能似乎相同。这种在两帧间插入一帧 AI 帧的情况,是否会带来明显延迟,还有待测试。但适用范围,可比 DLSS 广多了。
SM 支持任意 DirectX 11、12 的游戏,常见的现代游戏基本都支持。只是目前启用 SM 需要在 NVIDIA App 里设置,部分游戏可能无法直接设置。
SM 理论上会增加延迟,因为需要显卡读取到第 2 帧,才能输出 AI 制作的 1.5 帧,那么应该会带来一帧的延迟。尚不明确 NVIDIA 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许即将面世的,类似于 VR 的重投影技术 的 Reflex 2 能够缓解。
#原理 #技术 #游戏
NVIDIA 提高帧数的功能 DLSS,属于单独训练模型,所以支持的游戏有限,如今仅 不到 400 个。对于主要玩知名大作的玩家而言,性价比不错。但也有许多玩家和游戏,无法使用到 DLSS 功能。这让 NVIDIA 的 DLSS 功能,无法彻底杀死对手。
不过就在昨天,NVIDIA 突然为 RTX 50 系列发布了 Smooth Motion 功能。该功能被暗示为 DLSS 的替补,原文是「对于未支持 DLSS 帧生成功能的游戏,NVIDIA Smooth Motion 为增强 GeForce RTX 50 系列 GPU 的体验提供了新选项。」
「该技术的原理是在两帧之间插入由 AI 推理而生成的帧」「通常可将帧率提高一倍」,跟 AMD 的 AFMF 功能似乎相同。这种在两帧间插入一帧 AI 帧的情况,是否会带来明显延迟,还有待测试。但适用范围,可比 DLSS 广多了。
SM 支持任意 DirectX 11、12 的游戏,常见的现代游戏基本都支持。只是目前启用 SM 需要在 NVIDIA App 里设置,部分游戏可能无法直接设置。
SM 理论上会增加延迟,因为需要显卡读取到第 2 帧,才能输出 AI 制作的 1.5 帧,那么应该会带来一帧的延迟。尚不明确 NVIDIA 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许即将面世的,类似于 VR 的重投影技术 的 Reflex 2 能够缓解。
#原理 #技术 #游戏
990
23:32
31.01.2025
Smooth Motion
NVIDIA 提高帧数的功能 DLSS,属于单独训练模型,所以支持的游戏有限,如今仅 不到 400 个。对于主要玩知名大作的玩家而言,性价比不错。但也有许多玩家和游戏,无法使用到 DLSS 功能。这让 NVIDIA 的 DLSS 功能,无法彻底杀死对手。
不过就在昨天,NVIDIA 突然发布为 RTX 50 系列发布了 Smooth Motion 功能。该功能被暗示为 DLSS 的替补,原文是「对于未支持 DLSS 帧生成功能的游戏,NVIDIA Smooth Motion 为增强 GeForce RTX 50 系列 GPU 的体验提供了新选项。」
「该技术的原理是在两帧之间插入由 AI 推理而生成的帧」「通常可将帧率提高一倍」,跟 AMD 的 AFMF 功能似乎相同。这种在两帧间插入一帧 AI 帧的情况,是否会带来明显延迟,还有待测试。但适用范围,可比 DLSS 广多了。
SM 支持任意 DirectX 11、12 的游戏,常见的现代游戏基本都支持。只是目前启用 SM 需要在 NVIDIA App 里设置,部分游戏可能无法直接设置。
SM 理论上会增加延迟,因为需要显卡读取到第 2 帧,才能输出 AI 制作的 1.5 帧,那么应该会带来一帧的延迟。尚不明确 NVIDIA 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许即将面世的,类似于 VR 的重投影技术 的 Reflex 2 能够缓解。
#原理 #技术 #游戏
NVIDIA 提高帧数的功能 DLSS,属于单独训练模型,所以支持的游戏有限,如今仅 不到 400 个。对于主要玩知名大作的玩家而言,性价比不错。但也有许多玩家和游戏,无法使用到 DLSS 功能。这让 NVIDIA 的 DLSS 功能,无法彻底杀死对手。
不过就在昨天,NVIDIA 突然发布为 RTX 50 系列发布了 Smooth Motion 功能。该功能被暗示为 DLSS 的替补,原文是「对于未支持 DLSS 帧生成功能的游戏,NVIDIA Smooth Motion 为增强 GeForce RTX 50 系列 GPU 的体验提供了新选项。」
「该技术的原理是在两帧之间插入由 AI 推理而生成的帧」「通常可将帧率提高一倍」,跟 AMD 的 AFMF 功能似乎相同。这种在两帧间插入一帧 AI 帧的情况,是否会带来明显延迟,还有待测试。但适用范围,可比 DLSS 广多了。
SM 支持任意 DirectX 11、12 的游戏,常见的现代游戏基本都支持。只是目前启用 SM 需要在 NVIDIA App 里设置,部分游戏可能无法直接设置。
SM 理论上会增加延迟,因为需要显卡读取到第 2 帧,才能输出 AI 制作的 1.5 帧,那么应该会带来一帧的延迟。尚不明确 NVIDIA 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许即将面世的,类似于 VR 的重投影技术 的 Reflex 2 能够缓解。
#原理 #技术 #游戏
990
23:32
31.01.2025
Dungeon
dungeon 在游戏里很常见,比如标题里含有它的《地下城与勇士》Dungeon & Fighter、《暗黑地牢》Darkest Dungeon、《破碎的像素地牢》Shattered Pixel Dungeon 等。这些游戏所展示的 Dungeon,是充满了危险与宝藏的迷宫。
dungeon 源自法语 donjon,意为城堡最安全的主楼。但之后 dungeon 二次设定为了关押犯人的地下室房间,衍化细节尚不明确。但现实中的 dungeon 其实很普通,数量和功能都被夸张了。这可能与威慑犯罪有关,普遍的酷刑、暗门 等元素加入到了 dungeon 传说里。
这些二设还影响到了现在的城堡旅游,一些城堡将储藏室称作 dungeon。毕竟过了数百年,设计图、标识早已遗失,城堡的所有者也换了不知道多少,没法清晰识别各房间的作用也正常吧。
随后哥特式、历史小说使用了传说中的 dungeon,如领主在这里迫害平民,将其作为暴政的象征。但熟悉的三设,可能来自万物起源《龙与地下城》D&D。D&D 使用 dungeon 来描述各种迷宫,这影响了后续各种作品。
不过应该如何翻译 dungeon,确实是个问题。dungeon 在日本直接作为外来词写作「ダンジョン」,算是最简单的(片假名地狱另说)。中文下通常翻译成二设的「地牢」,与三设的「地下城」「迷宫」,坏处是有些不统一吧。
附言:如果《在地下城寻求邂逅是否搞错了什么》翻译成《在地牢寻求邂逅是否搞错了什么》,确实有些诡异。
#游戏 #历史
dungeon 在游戏里很常见,比如标题里含有它的《地下城与勇士》Dungeon & Fighter、《暗黑地牢》Darkest Dungeon、《破碎的像素地牢》Shattered Pixel Dungeon 等。这些游戏所展示的 Dungeon,是充满了危险与宝藏的迷宫。
dungeon 源自法语 donjon,意为城堡最安全的主楼。但之后 dungeon 二次设定为了关押犯人的地下室房间,衍化细节尚不明确。但现实中的 dungeon 其实很普通,数量和功能都被夸张了。这可能与威慑犯罪有关,普遍的酷刑、暗门 等元素加入到了 dungeon 传说里。
这些二设还影响到了现在的城堡旅游,一些城堡将储藏室称作 dungeon。毕竟过了数百年,设计图、标识早已遗失,城堡的所有者也换了不知道多少,没法清晰识别各房间的作用也正常吧。
随后哥特式、历史小说使用了传说中的 dungeon,如领主在这里迫害平民,将其作为暴政的象征。但熟悉的三设,可能来自万物起源《龙与地下城》D&D。D&D 使用 dungeon 来描述各种迷宫,这影响了后续各种作品。
不过应该如何翻译 dungeon,确实是个问题。dungeon 在日本直接作为外来词写作「ダンジョン」,算是最简单的(片假名地狱另说)。中文下通常翻译成二设的「地牢」,与三设的「地下城」「迷宫」,坏处是有些不统一吧。
附言:如果《在地下城寻求邂逅是否搞错了什么》翻译成《在地牢寻求邂逅是否搞错了什么》,确实有些诡异。
#游戏 #历史
1000
23:33
30.01.2025
close
Reviews channel
keyboard_arrow_down
- Added: Newest first
- Added: Oldest first
- Rating: High to low
- Rating: Low to high
5.0
0 reviews over 6 months
q
**678576646@*****.com
21.06.202411:01
5
66666666
Show more
New items
Channel statistics
13.6
5.0
12
4.2K
16.2%
1.0
lock_outline
Selected
0
channels for:$0.00
Followers:
0
Views:
Add to CartBuy for:$0.00
Комментарий